歡迎訪問伟德app官网下载安卓版苹果網站

返回首頁|聯係我們(men)

全國統一服務熱線:

13911821020
伟德app官网下载苹果手机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伟德app官网下载苹果手机 > 鐵電性與鐵電疇是什麽?

鐵電性與鐵電疇是什麽?

日期:2021-04-13瀏覽:6336次

所謂鐵電性通常是指鐵電體(ti) 的微觀結構性質。存在電滯回線、電疇結構、自發極化以及相應的晶胞形變(自發應變)、居裏點、居裏-外斯定律等是一般*的鐵電性可能表露出來的最重要的幾種宏觀性質。下麵概括地介紹電介質的各種宏觀鐵電性質。

(一)鐵電疇

通常,一個(ge) 鐵電體(ti) 並不是在一個(ge) 方向上單一地產(chan) 生自發極化。

1.鐵電疇:一個(ge) 自然形成鐵電單晶或鐵電陶瓷晶粒中出現的許多微小區域;每個(ge) 區域中晶胞的電矩取向相同;而相鄰區域的電矩取向不同。這樣的區域稱為(wei) 電疇。

2.疇壁:兩(liang) 疇之間的界壁稱為(wei) 疇壁。

晶體(ti) 中的自發極化方向一般不相同,互相成90°或180°等角度。若兩(liang) 個(ge) 電疇的自發極化方向互成90°,則其疇壁叫90°。疇壁。此外,還有180°疇壁等。

180°疇壁較薄,一般為(wei) 5-20埃,90°疇壁較厚一般為(wei) 50-100埃。為(wei) 了使體(ti) 係的能量*低,各電疇的極化方向通常“首尾相連”。

3.電疇結構與(yu) 晶體(ti) 結構的關(guan) 係

BaTiOa的鐵電相晶體(ti) 結構有四方、斜方、菱形三種晶係,它們(men) 的自發極化方向分別沿[001],[011],[111]方向,除了90°。和180°疇壁外,在斜方晶係中還有60°和120°疇壁,在菱形晶係中還有71°,109°疇壁。

多晶體(ti) 中每個(ge) 小晶粒可包含多個(ge) 電疇。由於(yu) 晶體(ti) 本身取向無規則,所以各電疇分布是混亂(luan) 的,因而對外不顯示極性。單晶體(ti) ,各電疇間的取向成一定的角度,如90°,180°。

 

4.電疇的形成及其運動的微觀機理

(1)電疇的形成

以BaTiO4為(wei) 例。離子位移理論,認為(wei) 自發極化主要是由晶體(ti) 中某些離子偏離了平衡位置造成的。由於(yu) 離子偏離了平衡位置,使得單位晶胞中出現了電矩。電矩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偏離平衡位置的離子在新的位置上穩定下來,與(yu) 此同時晶體(ti) 結構發生了畸變。自發極化的產(chan) 生由鈦、氧離子間的強耦合作用引起。

設中間部位的鈦離子因熱運動的漲落在某一瞬間向氧離子O1有微小位移,則又使氧離子向鈦離子靠攏,接著由於(yu) 比較大的內(nei) 電場力的傳(chuan) 遞,使自發極化首先沿Ti-O1離子線展開。

 

同時,由於(yu) 電場力以及彈性力的傳(chuan) 遞,周圍的O2離子也被向下擠。如此,自發極化向橫向發展。橫向發展是間接的,比較弱,因此以上形成的疇核及其發展如針狀。最後的電疇圖案總是電場力與(yu) 彈性力平衡的結果,整個(ge) 體(ti) 係保持能量*低。

(2)電疇“轉向”(電疇運動)

鐵電疇在外電場作用下,總是要趨向於(yu) 與(yu) 外電場方向一致。這形象地稱作電疇“轉向”。

①電疇運動的實現方式

是通過在外電場作用下新疇的出現、發展以及疇壁的移動來實現的。

②180°疇的“轉向”

在電場作用下,180°疇的“轉向”是通過許多尖劈形新疇的出現、發展而實現的。尖劈形新疇迅速沿前端向前發展。

③90°疇的“轉向”

雖然也產(chan) 生針狀電疇,但主要是通過90°疇壁的側(ce) 向移動來實現的。實驗證明,這種側(ce) 向移動所需要的能量比產(chan) 生針狀新疇所需要的能量還要低。

④180°疇與(yu) 90°電疇的轉向的比較:

一般在外電場作用下(人工極化),180°疇:轉向比較充分,同時由於(yu) “轉向”時結構畸變小,內(nei) 應力小,因而這種轉向比較穩定。

90°疇:轉向是不充分(例如BaTiO3陶瓷,90°疇隻有13%轉向),轉向時引起較大內(nei) 應力,所以這種轉向不穩定。當外加電場撤去後,則有小部分電疇偏離極化方向,恢複原位,大部分電疇則停留在新轉向的極化方向上,這叫剩餘(yu) 極化。

上一篇:鐵電體(ti) 的晶體(ti) 極化與(yu) 電場的關(guan) 係—電滯回線

下一篇:應力腐蝕測試的一般性指導原則有哪些?

在線客服 聯係方式 二維碼

服務熱線

010-86460119

掃一掃,關(guan) 注我們(me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