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010-86460119
日期:2019-03-25瀏覽:2787次
新材料電阻率測定直排四探針法——測量程序及測量條件
5測量程序
5.1 測量條件
5.1.1 環境溫度為(wei) 23±5℃ ,相對濕度不大於(yu) 65%.
5.1.2 電磁屏蔽。
5.1.3 高阻試樣應在光屏蔽條件下測量。
5.1.4 試樣中電場強度不能過大,以避免少數載流子注入。如果使用的電流適當,則用該電流的兩(liang) 倍或一半時,引起電阻率的變化應小於(yu) 0. 5%
5.2 確定探針間距與(yu) 探針狀態
5.2.1 將四探針以正常壓力壓在嚴(yan) 格固定的拋光矽片表麵上,形成一組壓痕.提起探針,在垂直於(yu) 探針尖連線方向上移動矽片表麵或探針0. 05~0.10 mm,再將探針壓到矽片表麵上,重複上述步驟,直到獲得10組壓痕。
注:建議在兩(liang) 組或3組壓痕後,將矽片表麵或探針移動上述距離的兩(liang) 倍,以幫助操作者識別壓痕屬於(yu) 哪一組。
5.2.2 將矽片表麵清洗,用空氣幹燥。
5.2.3將此具有壓痕的矽片表麵置於(yu) 工具顯微鏡的載物台上,使y軸的讀數(圖6中的yB和yA )相差不大於(yu) 0.150mm,把在工具顯微鏡中的10組壓痕A到H的x軸讀數記錄在表中,到1μm.
5.2.4 在放大倍數不小於(yu) 400倍的顯微鏡下檢查壓痕。
5.2.5 按6.1條計算探針間距S,平均探針間距S.標準偏差o;和探針係數C。
5.2.6 對於(yu) 合格的探針,必須滿足下述條件。
5.2.6.1 對於(yu) S,來說,3組10次測量值的每一組樣品標準偏差a,應小於(yu) S的0. 30%
5.2.6.2 S1,S2和S3的差應不大於(yu) 2%.
5.2.6.3 每根探針的壓痕應隻出現一個(ge) 接觸麵,大直徑線度小於(yu) 100μm.如果有的壓痕出現不連續的接觸麵,則更換探針並重新測量。
5.2.6.4 在放大倍數為(wei) 400倍的顯微鏡下檢驗時,在與(yu) 矽片表麵的接觸麵上出現明顯的橫向移動的探針是不合格的。該探針係統必須重新調整,以防止上述移動。
上一篇:絕緣材料耐電弧試驗範圍及國標參數
下一篇:高低溫試驗箱的安全常識